从涉及到黄鹤楼的古诗词而想到的
2019-09-06 18:46:25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

从两首涉及到黄鹤楼的古诗词而想到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

   受老同学发的微信所感染,脑海中不时的翻滚着那如烟的往事。突然想起当年在武汉读书时的一件事:到实地(武汉龟山)上地质教学课。

为获得那里一带较详细的地图,我运用“世界电子地图软件    http://www.zcchg.com/china.html”查看,并从网上截下。那里一带较详细的地图,附于下面。






从地图上的地名,我想起那有首古诗:

 

黄鹤楼

崔颢 (唐)
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

 
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”。

那鹦鹉洲在哪?地图上没有啊!

        

    我们知道,所谓“洲”,所谓“江中洲”和“江中岛”有差别。“洲”是由河水中的泥沙冲积而成的江中土地,往往称为沙洲。沙洲将江河的水流一分成二。沙洲,会因江水的不断冲击而整体地向下游方向移动;沙洲也会因为其靠岸边的一侧泥沙的淤积,以致原来的沙洲慢慢地和岸边连成一个整体,造成沙洲的消失。该处的江水由原来的两支,减少为一支。江水面也就由宽变窄。

   如此看来,现在,武汉市那里长江江中没有沙洲,而那里长江的左岸(西岸)却有鹦鹉村这地名。认为鹦鹉村就是诗中所说的鹦鹉洲的所在地,应该是有理由的。况且,这鹦鹉村是够闻名的。在这鹦鹉村的最近处的长江大桥,被命名为鹦鹉长江大桥。

   可以进一步认为,一在千多年前的盛唐时期,在武汉市那里的长江江面比现在要宽。那时长江的西岸,在现在长江西岸的西边。不但这样,我从地图中发现,东岸有个白沙洲这样的地名。是不是可以认为,远在一千多年前的时候,武汉市那里的长江的东岸,其位置要在现在长江东岸的东面。

    这样看来,是不是远在一千多年前的时候,武汉市那里的长江比现在宽得多?

         (二)

    由上面那涉及到黄鹤楼的唐诗,联想到毛主席写的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

       《菩萨蛮 黄鹤楼》

        毛泽东 1927年春

茫茫九派流中国,沉沉一线穿南北。

    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。

    黄鹤知何处?剩有游人处。

    把酒酹滔滔,心潮逐浪高。

    诗中说:“龟蛇锁大江”,该如何理解?在武汉市那里的长江东岸有个山头,叫蛇山,黄鹤楼就建在蛇山山头上。西岸有个山头,叫龟山。“两山相对,扼守着长江这条长龙的脖子”,依我之见,这应是对“龟蛇锁大江”形象的说明。“龙”是人的想象物,它的脖子部位,也是比较细,比较窄的。

    可是,在现在的我们,到了实地,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,能有那样的形象感觉吗?我说很难,因为现在,龙的头部和脖子以下的身体部位,都变细了,变窄了。变得和脖子一样地粗细。

    现在很难,但我想在毛主席写那诗的时候不像现在,那时候长江在龟山蛇山一线的南面和北面(上游和下游),江面都较宽。是后来人们在为防洪,修筑堤坝,而改变成现在的样子的。

   自然,我说的只是推测,不过也不是凭空。由坚硬岩石构成的,有相当规模的山体,河流要穿过它,并开凿出河床来;这要比松软的岩石,困难得多。所以,其河床也就比较窄。如果别的条件具备,就会形成峡谷,甚至河的两岸悬崖陡壁。这样的地方,就往往赋予 “石门”  “ xx石门” 这样的地名。而河流过了“石门”之后,河水面就会变宽。这是常见的现象。

    武汉市这里的长江两岸有山头(龟山和蛇山)的部位,虽然山头不高,规模不大,形成的地貌景观也就有自己的特色。但是,道理是相同的,就是,那里江河两岸有坚硬岩石的山体(龟山和蛇山),所以,那里河床就较窄。当年在实地上地质教学课,见到那里的岩石是石英岩,坚硬,又耐风化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(三)

    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 这又是有关黄鹤楼的千古名句。然而,在十四年前同学聚会,当时我登上黄鹤楼,凭栏远眺。那长江呈现的着一条并不宽阔的灰白色的条带,水平地,或缓倾斜地贯通整幅画面。什么“孤帆远影碧空尽”?不说没有孤帆,就是有孤帆,也不可能欣赏到孤帆远去的景象 。什么“ 长江天际流”?不就是长江水流到天边,水天合成一体的画面吗?。这也不可能出现。为什么一一都不能构成我这个凭栏人的视觉?因为我这个凭栏人不可能做到:沿着浩浩长江的水流方向眺望。

    经百度查找,现今的黄鹤楼,是1985年重建成的。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时,将旧的黄鹤楼拆掉了。靖夷兄老同学,记得你曾经也这样说过 。你并且说,旧的黄鹤楼就立在长江边的蛇山山头上,不像现在的黄鹤楼,离长江岸边那么远。据网上现在的黄鹤楼也是立在蛇山山头上的,山头的海拔76米多,楼高54米。下面两张图片是从网上下载得来的。

    

    据说,黄鹤楼始建于东汉末年三国时代。其中经多次重建。到了盛唐时的黄鹤楼,理应是立于离长江右岸岸边不远的地方。大诗人李白才有可能身历其境,一时迸发出那千古流传的名句的。读着名句,我细加品味。李白不是在送友人下扬州吗?当时他顺着浩浩长江下游方向,注视着友人乘坐的船只慢慢地远去的情景,不是能跃然于纸上吗?

    1953年到1955年,我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武汉。那时旧的黄鹤楼尚在,可是我没去有去登黄鹤楼。靖夷兄老同学,你登了吗?你曾作诗说:”登上新黄鹤,感慨复感慨。江水皆如旧,城池一片新。”  看来,老同学你是登了旧黄鹤的。对吗?

     2019-09-05

 

 

 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